|
|
|
|
|
現在的寬度商,為奪取更多的用戶,奇招百出,套餐各式各樣,超低的價格,一個比一個離譜,然而,在離譜的超低價格的背后,網速是否也變得離譜了呢?靠譜的寬帶還有多少?種種疑問都困惑著廣大的消費者。為此,本月初《消費者報道》征集志愿者,對電信、長城寬帶、聯通、移動寬帶及珠江寬頻5家運營商進行了一次寬帶網速測試。此次測試結果是怎樣的呢?本文將為你揭曉。
長城寬帶與移動寬帶網速嚴重縮水
《消費者報道》本次志愿者共有76人,分別在不同地區(qū),對不同套餐,在10:00、15:00與21:00這三個時間段分別進行測速。
網絡測速流程圖
《消費者報道》將76位志愿者發(fā)送的測速結果進行匯總與統計后,以實際測試網速與標稱理論速率的比值來呈現寬帶網速差異。
測速結果
從各運營商的整體測試情況來看,中國電信的寬帶套餐最為貨真價實:各套餐的測試網速與理論值差距最小。此外,中國聯通(3.08, -0.07, -2.22%)的測試結果也相對較好。
另一方面,移動、長城寬帶的實際網速“縮水”情況尤為嚴重。在6M套餐里,長城與移動的測試速率僅為標稱值的30%。此外,使用長城寬帶50M、100M套餐的志愿者,當天多次測速的實時帶寬估算均低于10M。
實際網速與理論值為什么相差那么大
運營商售賣寬帶套餐時,標稱的是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,比如10M套餐的允許最大速率為1.25MB/s。然而,由于終端設備、所在地區(qū)等原因的制約,用戶實際感知的速率往往低于套餐標稱的速率,這在網絡使用的高峰時段尤為明顯。
通訊行業(yè)觀察家毛啟盈認為,寬帶網速“短斤缺兩”的情況十分普遍,尤其在二、三級運營商。“一些小的運營商銷售的套餐每月只需幾十元,但他們要以高價從一級運營商里購買帶寬資源。這些運營商怎樣生存?只能靠偷工減料、夸大宣傳的手段了。”
北京3C產業(yè)聯盟秘書長項立剛對《消費者報道》記者解釋,寬帶套餐中標示的速率是理論最大值,實際使用中無法完全達到這一數值。關于實際速率需要達到理論值的百分之多少,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。
怎樣測試寬帶速度
目前由于沒有一個權威的測速平臺,寬帶運營商便有空可鉆,“假寬帶”現象很難杜絕。
2012年11月,工信部出臺寬帶測速標準,頒布《寬帶速率測試方法固定寬帶接入》和《寬帶速率測試方法用戶上網體驗》等新服務標準,統一了寬帶測速的技術標準。不過毛啟盈說,工信部出臺的測速方法把測試服務器放在機房,測試的僅僅是接入網速,而不是寬帶到達用戶終端的網速。因此,運營商用這個方法測試帶寬沒有問題,但消費者的真實網速體驗卻并非如此。
那么寬帶速度怎么測?目前,多家機構都發(fā)布測速平臺或軟件,例如360、金山、迅雷、騰訊等,還有卡卡網站測速平臺,都有測速平臺或軟件,用戶可以在這些在線測速平臺里或下載測速軟件進行網速測試。
卡卡網站測速平臺
一般可以這樣來判斷自己的真實網速,那就是同時使用多個測速平臺或軟件,看最多能達到多少網速,最少能達到多少網速,測試5、6次,然后綜合統計,取個平均值,這樣的結果就較為真實可靠了。
相關鏈接
現在寬帶品種琳瑯滿目,除了大寬帶提供商電信、聯通和移動(鐵通)之外,還有次寬帶商長寬、廣電、鵬博士等。
本文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幾種常用寬帶比較:電信、聯通、移動(鐵通)、長寬,以便用戶在選擇寬帶前參考參考。
。。。